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

  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、温煦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。气的推动作用,是血液运行的动力,如《医学正传·气血》说:“血非气不运。”气的温煦作用,对血液运行具有重要作用,故《正体类要·扑伤之症治验寒药之非》说:“气血得温则行,得寒则凝。”气的固摄作用,使血液行于脉中而不逸出脉外。临床治疗血行失常,首当调气。故《温病条辨·治血论》说:“故善治血者,不求之有形之血,而求之无形之气。”

脉道

  血行脉中,脉为血府,具有“壅遏营气,令无所避,是谓脉。《灵枢·决气》的功能,脉道完好无损和通畅无阻,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。

血液状态

  血的运行还与血液的清浊状态相关。若血液中痰浊较甚,或血液稠浊,可致血行不畅而瘀滞。血液是否充盈、血液的清浊及黏稠等状态,都可以影响血液的运行。

  此外,血液的运行也与机体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寒热温凉等因素有关,尚有邪气的影响。阳邪侵入,或内生火热,可发生阳热亢盛的病机变化,阳盛则逼迫血液妄行,易致血逸出脉外而出血。阴邪侵袭,或寒从中生,可发生阴寒偏盛的病机变化,阴盛则脉道涩滞不利,易使血行迟滞,甚至出现瘀血。